大家好,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问题,怀孕山羊的饲养管理,波尔山羊母羊产前征兆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母羊下崽前后需要进行以下护理:1.清洁马桶:在孕期结束前,清洁羊棚和紧挨着羊牛大小便的马桶是非常重要的,以避免干净的干草或饲料受到主动物或小羊的污染。
2.定期检查母羊的身体:在母羊怀孕和产仔后,定期检查其身体状况是非常关键的。
只有这样,才能及时处理母羊产生的疾病和不适症状。
3.调整饮食结构:产后,母羊的饮食结构一定要
波尔山羊的生产期一般在148--150天左右,最好能有品种配种日期记录,波尔山羊产前不爱动,爱爬,拔地,不采食,阴部有粘液流出。
1.体温下降:分娩前24小时内,母羊的体温会下降1-2°C左右。
2.奶汁开始分泌:分娩前几天,母羊的乳房会开始肿胀,并且开始分泌奶汁。
3.精神不安:分娩前,母羊会变得比较烦躁,经常站起来或躺下来,不停地来回走动。
4.阴道口变松:分娩前,母羊的阴道会变得松软,并且会有一些粘液分泌。
5.破水:分娩前几个小时,母羊的羊水会破裂,从阴道中流出。
这些征兆可能会因不同品种、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如果您的母羊即将分娩,请密切关注它的状态并做好相应的准备。
山羊母羊整个怀孕期时间为146-156天,一般在5个月左右时下崽。
在母羊的饲养过程中,必须做好产前、产后管理,孕前一个月严禁喂变质、发霉或有毒的饲料,以免引起胚胎早期死亡。
在母羊产前一个月左右时,应控制粗料的饲喂量,多喂一些质地柔软的饲料;在母羊产前2-3天,饲喂量减少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。
(1)需要在交通便利、地势高燥且开阔、周围有优质草源、通风性以及排水性均好的地方建造养羊场,同时要求养羊场应远离化工厂与农药厂,避免造成污染。
(2)在养殖场中,应根据羊的种类来划分出不同的羊舍,一般可以建造公羊舍、母羊舍、羔羊舍、病羊舍等羊舍,要求羊舍有良好的通风性、采光性以及保暖性。
(1)为了保证养殖质量,需要挑选体型健壮、反应灵敏、眼中有神、毛发顺滑的优质羊品种。
(2)不建议挑选体质瘦弱、反应迟钝的羊,因此这种羊通常不太容易养活。
①青干草:如果给羊投喂青干草,那么每天喂食量一般为羊体重的3-4%。
②干草料:如果给羊投喂干草料,那么每天喂食量一般为羊体重的1-2%。
①羔羊:针对20-30日龄的羊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50-70g;针对1-2月龄的羊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100-150g;针对2-3月龄的羊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200g;针对3-4月龄的羊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250g。
②公羊:针对没有在配种期间的公羊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.5kg,并分成2次进行投喂,而在配种期间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.8-1kg,并分成3次进行投喂。
③母羊:针对空怀母羊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.3-0.4kg;针对妊娠前期的母羊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.4kg;针对妊娠后期的母羊,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.5kg。
①羔羊:一般在50日龄进行第1次驱虫,在90日龄的时候进行第2次驱虫,此后每隔3个月再驱虫1次。
②种公羊: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进行驱虫,即1年驱虫2次。需注意,每次驱虫10天之后应再补驱1次。
③母羊:一般可以在配种前25天驱虫1次,间隔7天再驱虫1次。需注意,如果母羊已经怀孕了,那么可以暂时不进行驱虫,可以在它分娩后约20天再进行驱虫。
④育成羊:一般1年需要驱虫2次,在春季3-4月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驱虫,10天之后再驱虫1次,进入秋季9-10月之后进行第二次驱虫,10天后再驱1次。需注意,针对部分寄生虫虫害严重地区,一般可以在6-7月增加1次驱虫。
①一般搭配使用丙硫咪唑片与阿维菌素片的驱虫效果良好,不过每隔15天就要轮换1次。
②通常可以在早上6-7点、羊处于空腹状态时进行驱虫,用量为每10kg体重用1片药,而且在喂药的6小时以内应禁止投喂食物。
(1)及时把羊舍中的粪便清理干净,避免细菌滋生,针对羊舍、运动场中的杂物也需要及时进行清理,避免影响羊的活动,平时每隔15天或者30天,便需要对羊舍进行1次消毒工作,保证羊舍的干净卫生。
(2)每次投喂完毕后,需要及时把食槽中的残余饲料清理掉,避免羊吃掉霉变的饲料,然后影响自身的生长,而且每隔15天左右便需要对食槽、水槽进行1次消毒工作,保证食槽和水槽的干净。
(3)为羊群提供充足的饮水,不能够为它提供脏水,在炎热的夏天应适当的增加饮水次数,建议让羊群自由饮水,而进入寒冷的冬季之后,以饮用温水为宜,不可为它提供冰渣水。
(4)平时需要观察羊群的情况,查看它们采食量、粪便、反刍等情况是否正常,如果发现不正常,便需要立即对症治疗,尤其是对于临产母羊更要仔细一些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养羊的场所一般需要距离居民住宅500m以上,因为在养殖羊群的时候,羊群通常会排出大量的排泄物,从而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滋生疫病,所以才要求养殖场应和居民住宅500m以上的距离,避免疾病传播。